IDG君写在前面:
官方数据显示,今年双十一期间阿里天猫成交额4982亿元,再加上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的交易量,今年消费者在双十一期间的交易总额或逼近万亿元。
新纪录之下,品牌方们也许值得庆贺,但更要思考眼下的战绩是否能长久延续,背后又有哪些环节可以改良迭代。而营销,也是值得往长远看的一个环节,直播电商等新促销方式的出现,带动了一众品牌的增长。
随着互联网这个加速器持续不断发威,营销节奏越来越快,大部分营销人都在新的潮流、技术与词汇的加速诞生中“疲于奔命”。但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建立一个品牌?如何从底层去构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、认可品牌的价值?
先从近几年热议的“品效合一”说起。
近几年,“品效合一”这个词在营销圈很火,很多文章都在写“如何实现品效合一”、“品效合一怎么玩”、“品效合一的经典案例”之类的内容,好像整个行业都在追求“品效合一”。
深耕品牌工作23年的笔者,其实一直对“品效合一”这个词深感困惑。从什么时候开始,“品牌”与“效果”成了两个对立的概念?既然需要合一,表示它们是互相排斥、分裂的两极。造成这种分裂的一个重要源头,是一直以来广告操作层面对所谓“品牌广告”与“产品广告”的划分。从很久以前开始,对品牌传播的规划,便出现了一种惯性与误区:投资品牌见效慢,但是又不得不进行品牌建设。在这种两难的纠结中,市场上就出现了“品效合一”这个令人皆大欢喜的词,似乎朝着这个目标前进,营销人便不再“忽略品牌”。其实,投资品牌绝不只是投资品牌广告这么简单,品牌广告与产品广告也不应该是可以一刀切的二元关系。更重要的是,品效本来就是一体的:品牌,本来就是为了效果而生。随着互联网这个加速器持续不断发威,营销节奏越来越快,大部分营销人都在新的潮流、技术与词汇的加速诞生中“疲于奔命”。其实多数我们看到的互联网式营销热词,都属于“术”的部分,也就是战术性做法,追求的是能够快速运用、快速见效。但光会拉弓射箭或者架机关枪,可能可以让你打赢一场小战役(battle),却没办法帮你赢得一场战争(war)的最终胜利。要在全局获胜,需要的是战略性思考。在营销的世界里,营销原理就是战略思考的根本逻辑。品牌本来就是为创造更好的营销效果而存在。当你拥有品牌力,你的品牌够强大,你就应该在每一次沟通与推广中,用所有最准确的品牌元素——符号、画面、声音、调性等,去瞬间唤起消费者对你的品牌的印象、联想与记忆,勾起他们对品牌的一切正面感觉,以加持你想要告诉消费者的具体信息,可能是新产品的上市,或者是一场年度大促,让你的信息传递效率因品牌的推动变得事半功倍。但是,这样的品牌力不像在自动贩卖机买汽水,按一下就来。品牌力,靠的是长期的坚持经营与积累,所以其实这是一种鸡生蛋、蛋生鸡的循环关系。你必须在日常每一次营销推广中,不只着重于“效”,同时要坚持塑造品牌一致的样貌,发出一致的声音,在消费者大脑里留下越来越熟悉、鲜明、清晰的印象。经年累月之后,品牌资产就会长出来,品牌力就会形成。当品牌力变得越来越强大,你的营销推广就会越来越受惠,印象积累越来越高效,于是这个正向循环就会滚动起来,越滚越大。但如果你选择先只顾好“效”而把“品”搁一边,这个正向循环就永远不会发生。这就是今天互联网时代的广告与传播活动最令人心惊的问题。同一个品牌,一年做数次广告与宣传,个个精彩,但放在一起,让人完全看不出彼此的关联性,它们看起来完全不是一家人——除了上面挂的那个品牌名与 logo之外。这就是所谓的“一次性”问题:每次投入,事如春梦了无痕,在品牌的建设上却什么也没留下。所以我们要认真讨论品牌管理的工作,就得从品牌的栖息之所——大脑开始谈起。品牌,究竟怎么“装”在大脑里?我们的大脑,如何认知事物、认知品牌呢?
框架效应:
人类大脑中一连串联想的组合
大部分时候,我们不需要经过思考,就能凭借直觉或潜意识立即做出判断与反应。调动这种感性系统能最小化我们大脑的能量消耗。在演化过程中,为了让人类这个物种逐渐发展出更多的能力,应付更多的变化,却不会造成能量消耗超载,人类的大脑逐渐形成的机制,让我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,用最少的精力,立即做出自动判断与反应。品牌就好比一个框架,这个框架其实比产品本身,更会决定性地影响并改变人们对产品的感受与大脑反应。在这当中,我们还能看到框架效应的另一层强大威力:即使喝到的是百事,当你以为它是可口可乐时,生理上都会发生与喝到可口可乐一样的反应——框架效应能影响的不只是人的认知感受,还包括具体的生理反应,就像是一个“安慰剂”。品牌其实是概念、印象、记忆、联想、感觉的混杂组合。这些组合从何而来?比如说到星巴克,你会想到什么?可能有这些:咖啡香、绿色、星冰乐、商务、原木色、环保、咖啡师、小资、热情、纸杯、商标、美国、沙发、悠闲……品牌的框架怎么来?就是从这一堆看似混乱的联想交错揉捏而来。品牌,其实是一连串联想的组合,在人们脑中形成的一组抽象认知。而这些联想,来自品牌与消费者之间所有可能的接触点。包括命名、设计、氛围、包装、价格、广告、互动界面、客服,还有很多很多。通过这一点一滴的日常接触,我们不自觉地积累与强化品牌在我们脑中的框架。所以,品牌或品牌框架的建立,靠的绝对不只是广告与宣传,也不只是营销部门与品牌部门。企业所做的每一件事,都在塑造品牌。但这些接触点,这些消费者信手乱抓的东西,有太多的可能性,很多时候与你的营销广告完全无关。比方说,对我来讲,如果提到戴森(Dyson)这个品牌,我的头脑中就会冒出很多联想:这里面来自广告与营销的成分并不多,比较多的是来自产品外观、使用感受,以及企业故事与公关报道,等等。可以想见,这些联想是因人而异的,而且是持续保持动态的。在达瑞·韦伯(Daryl Weber)写的好书《植入好感》(Brand Seduction)中,有一句我非常认同的注脚:“品牌管理,就是对于这一连串联想网络的管理艺术。”讲到这里,就可以解答时尚品牌成功的秘诀了。所有成功的时尚品牌,都是品牌联想管理的超级高手。品牌联想管理,靠的不是一份品牌策略,而是对品牌风格、调性与核心元素的严密掌握,当然,肯定还要加上对潮流与社会文化等的判读与预测,以及产品设计本身的努力与创新。品牌在人们心中留下的联想越丰富、越一致,品牌所拥有的框架就越强大、越扎实,品牌也就越有影响力,越有价值。当品牌拥有丰富的联想时,还有一个好处,就是更容易被挑选与消费。因为人的大部分消费行为,都是偶尔为之——如果把我们生活中购买的所有商品品类单独拆开来看,其实在每一个品类上,我们往往很久才会发生一次购买行为。根据统计,即使是最经常购买的品类,一般人一年平均也只会购买 8 次。当品牌在人们心中建立了丰富的联想,就等于品牌在人们的潜意识里散布了大量触角,当需求一冒出来,触角丰富的品牌自然更容易被联想到,于是更容易变成首选品牌。
而传统的品牌策略思考模式,非常聚焦于理性逻辑推论,其实都是在跟另一个系统打交道,也就是大脑中理性思考的机制。最后产出的策略,都是在传递一个与这个系统沟通的信息。而擒贼先擒王,只与理性系统沟通,等于只抓了一个备胎军师;真正主导购买决策的“王”,还逍遥在你的打击范围之外。无法触及感性系统,就无法创造与规划你要的框架效应。
这种传统的品牌思考模式还有第二个问题,就是非常注重以单一概念概括品牌。做品牌的人,都非常熟悉一个英文词组:single-minded,即要做到信息单一,避免信息的复杂与分散,才能有效达成沟通的目的。信息单一是对的,尤其是在传播工作上,任何一件传播素材,都应该做到信息单一。但是在品牌上,尤其在品牌的联想上,不可能也不应该信息单一。品牌策略或定位必须单一,但品牌联想不能单一,相反,要越丰富越好。强大品牌的联想除了非常丰富、不可能用一句话概括之外,很多你脑海里冒出的画面与感受,很难用文字描述。只用文字描述品牌联想,无可避免地会流失很多东西。
这就是品牌联想的本质:多元且抽象,用语言难以完全表达。品牌,其实是一连串联想的组合,在人们脑中形成的一组抽象认知。所有成功的时尚品牌,都是品牌联想管理的超级高手。因此,品牌传播要跟消费者大脑中的感性系统打交道,品牌在人们心中留下的联想越丰富、越一致,品牌所拥有的框架就越强大、越扎实,品牌也就越有影响力,越有价值。你还不能错过:
¹真正厉害的人,都是“反抗熵增”的高手
² IDG资本李骁军:科学研究的艺术
³ IDG资本牛奎光:服务于效率提升的2B企业,增长显著优于2C